格伦

职位:硕士生导师

职称:教授

邮箱:gelun@bucea.edu.cn

个人简介 (Biography)

格伦教授是国内医疗建设行业著名的学者和专家。2000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系统的进行了医疗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研究并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欧洲著名的医疗建筑设计大师德鲁教授。格伦教授是卫计委医疗设施建设专家组成员,北京医管局医疗建筑专家成员,同时也是世界建筑师协会医疗建筑分会会员(中国只有两名会员),每年邀请参加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和相关国际学术会议。

2001年回国后19年来,格伦教授一直潜心致力于医疗建筑的研究,已完成若干国家级科研项目,填补了国家在医疗建筑前期策划领域的空白,创立了前期策划和后评估的理论并独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期工作和使用后评估内容和方法。作为中国的学者,所研究的各项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参与编写专著若干部,参与国家规范的工作若干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医疗建筑专项的研究生50余名,完成百余家各类医院的前期策划、建筑设计、使用后评估工作,深受甲方的好评。尤其是2015年出版的“中国医院建筑思考—格伦访谈录”,以深刻的反思和评论视角,在医疗建筑领域具有很大的反响和共鸣。

格伦教授团队是国内唯一从事医院建筑研究长达17年的研究历史的团队,所完成的重要研究项目有:

1.关于医院建筑前期策划研究和实践:2002—2005年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医疗建筑前期策划及设计过程的系统化控制措施研究”,建立了医院建筑系统化总体控制机制理论;提出了医院建筑分级系统,并完成了医院20个医疗功能单元的深入研究工作,填补了我国在医疗建筑前期策划理论和方法的空白,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大量实践活动,是我国前期策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创者。完成如北京协和医院、台州恩泽医院、甘肃妇幼保健院等100多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前期策划工作,得到了甲方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2.关于医院建筑后评估研究和实践:2013—2015年完成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综合医院建筑使用后功能和环境评估标准体系研究”以循证设计理念为基础,开创了国家在此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先河。

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完成了对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全国20余家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的探索性工作,初步建立了评估细则和评估指标体系,受到了业界及院方的肯定与支持。格伦教授的团队也是在第一个开展医院建筑后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团队,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3.北京卫计委科研课题:

“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流程及建设标准研究”

“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后评估方法研究”

通过研究建立针对北京卫生医疗机构特点的流程和标准。

4.与北京计生委、卫计委的合作:

“北京地区医疗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内容”

“北京地区医疗建设项目建设总程序及内容”

“北京地区医疗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及指导纲要”

以上成果作为医管局制定“十三五”规划及建设规划立项课题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

5.与医院合作进行专项课题的研究内容:

朝阳医院:“北京朝阳医院门诊流程的再造” 荣获一等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如何合理进行高层住院楼的交通设计”;

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如何在医疗建筑改扩建前期落实策划”;

山东省立医院:“如何进行中心手术部的使用后评估”;

广州市番禺医院:“如何在医院设计中落实医护人员的需求”;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友谊医院顺义新院区规划方案设计理念解析”;

巴彦淖尔人民医院:“ A Domain in Combination of New concept and Building Design  ”(”新理念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探索研究“)在国际期刊《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上发表,并被EI Compendex 和ISTP 检索。

格伦教授团队在17年的医疗建筑的产学研过程中,有七项创新成果。

1. 2002年提出“医疗建筑分级系统”理论,提出医疗建筑前期策划内容及理论,填补国内空白;

2. 2004年开创具有针对老医院、新医院的前期策划方法并付诸实践;

3. 2005年与王铁林院长首先提出“医疗工艺设计及系统”的概念并付诸实

4. 2011年首先提出“医疗建筑使用后评估体系”及SHAPE后评估工具”并将“循证设计”理念付诸实践;

5. 2013年首次从国外引进概念并翻译成中文:本原设计;2013年首次提出“医疗建筑十大功能和空间系统”框架内容;

6. 2015年利用“SHAPE后评估工具”,首次完成大型综合医院使用后评估的系统评估工作;

7. 2016年首次提出“医疗工艺设计与建筑设计全过程并行关系。

 

多项类似项目业绩。

1、2015.05 浙江省台州医院前期策划与总体规划

2、2017.09 台州路桥康复医院项目

3、2018.01 北京小汤山前期策划与总体规划

4、2018.02 北京安定医院前期策划与总体规划

5、2018.09 北京地坛医院既有院区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改造及总体规划

6、2018.11 清华长庚医院既有院区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改造及总体规划

 

主要成就:

从事医疗建筑理论研究、教育和医疗建设咨询服务近二十年。中国高校唯一一个具有近20年专注医养领域研究的团队—格伦医疗建筑研究工作室,在医疗建筑研究领域是引领者合开创者。

培养研究生50余名,发表论文专著等100余篇,从事医疗建筑咨询和设计项目近百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引领、推广和实践科学和先进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获得国内专家学者和医院建设方的高度认可。同时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机构具有很高的赞誉和影响力。

20年:一直呼吁政府及医院建设方:医院建设质量的保障,需要弥补和强化医院建设的三个环节: 前期策划—医疗工艺设计—后评价,研究成果开创合弥补了这三个领域的空白。

2002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疗建筑前期策划),填补了国内医疗建设领域的空白。

2005在中国首次运用医疗建筑前期策划理论和实践方法,完成百余所医院建设前期策划工作。

2005在中国首次提出(与王铁林院长)医疗工艺设计理论和方法,引领和填补国内医院建设缺失的环节。

2005 首次应用医疗工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医院建设环节中,与建筑设计相伴随。

2013获得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疗建筑后评估),填补了国内医疗建设领域的空白。

医院建设质量的保障需要从源头做起, 开动“ 前期策划—工艺设计—后评价”三架马车,医院建设质量的保障需要良性循环并形成闭环。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1983-198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士

1990-199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1999-2001  比利时鲁汶大学    医疗建筑研究 硕士

现任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

医疗建筑研究中心              创始人 主任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现任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教授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医疗建筑副总建筑师   医疗建筑研究中心  创始人 主任

1987—199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2001—2007 北京建筑大学 副教授

2007—至今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研究方向 (Research Area)

1. 大型综合医院医疗系统前期策划研究  门诊 急诊   影像中心  手术中心 住院部 ICU  血透中心 检验中心等研究

2. 大型综合医院医疗系统工艺设计研究   门诊 急诊   影像中心  手术中心 住院部 ICU  血透中心 检验中心等研究

3. 大型综合医院医疗系统使用后评估研究   门诊 急诊   影像中心  手术中心 住院部 ICU  血透中心 检验中心、物流、感控、交通系统等研究

4. 社区卫生中心服务体系合适老化研究

5. 专科医院研究  康复医院   精神医院  传染病医院

6. 大型综合医院体检中心研究

7. 北京市属医院建筑疏解与提升研究
 

社会兼职 (Academic Employment)

国家卫健委医院建设专家组   医疗建设顾问

北京医管局医院建设专家组      医疗建设顾问

国际本原大健康协会           中国区主席

中国医药文化产业协会 医养健康工程分会      副会长

 

访问量: 开通时间 :2019-03-18 最后更新时间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