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时间:2025-02-17 撰稿人:

[1] 高棉古迹建筑及保护研究(19 世纪末至今)[M].计划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25

[2] 伍沙、范梦姣、许媛媛、吴瑾含.本土与外来:建构视角下百年来高棉木结构建筑研究话语回顾[J].建筑师(已录用),2025

[3] 伍沙、范梦姣、许媛媛、吴瑾含.基于高棉木结构建筑研究的13世纪吴哥古迹(柬埔寨)王宫遗址建筑复原设计[J].建筑师(已录用),2025

[4] 伍沙、许媛媛.湘鄂赣交界处明清风土建筑堂屋木结构类型与谱系研究[J].建筑遗产(审稿中),2025

[5] 伍沙.西方学者视角下高棉砖石建筑中外来文化交流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2

[6] 伍沙.多篇论文收录//许言主编.中国国际合作援外文物保护研究文集工程卷,历史卷,建筑卷[M].2021

[7] 伍沙.湘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构成及特征研究[R].博士后出站报告,同济大学,2021

[8] 伍沙.湘江祁阳段风土建筑聚落形态及空间形制特征研究——以龙溪李家大院为例[J].建筑遗产,2021(03):66-76

[9] 伍沙.基于价值认知的城乡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借鉴研究——以世界遗产吴哥古迹为例[J].城市建筑,2021,18(13):113-117

[10] 伍沙.文化景观——亚太地区柬埔寨吴哥遗产保护管理重拾的新策略[J].建筑与文化,2020(12):260-263

[11] 伍沙.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研究概略(19世纪下半叶至今)[J].建筑师,2020(02):88-95

[12] 伍沙.一场二十多年的“实验”——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国际保护修复比较研究[J].建筑师,2018,(04):56-62

[13] 伍沙.湘语方言区风土建筑谱系构成研究初探——基于平面形制的建筑类型及分布区域分析[J].建筑遗产,2018,(03):31-38

[14] 伍沙.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修复活动的启示——从日本工作队的工作谈起[J].建筑学报,2015,(01):100-104

[15] 伍沙.20世纪以来柬埔寨吴哥建筑研究及保护[D].天津大学,2014

[16] 伍沙.吴哥塔殿建筑研究及茶胶寺塔殿建筑复原[J].城市空间设计,2015

[18] 伍沙.吴哥古迹茶胶寺环境格局及建筑组群复原研究[J].城市空间设计,2012

[19] Wu Cong, Wu Sha. Application of BIM on Angkor Monuments: A Case study on Document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South Outer Gopura in Ta Keo Temple, Angkor Monuments[R].东亚建筑史会议, 2011

[20] 伍沙.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0

 

访问量: 开通时间 :2023-09-19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