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Biography)

主要研究领域是结构健康监测、钢桥疲劳分析理论和建筑遗产保护。针对结构健康监测海量数据,运用结构理论、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深入处理、分析和解读,形成了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的系列关键技术。针对钢桥疲劳开裂的工程顽疾,从现场监测、构件试验、疲劳机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形成了在役钢桥疲劳评估方法和维护加固技术。针对高耸古建筑的抗风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已初步形成中式风格古建筑风荷载模型与风致响应分析方法。目前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10余篇,著有《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for Suspension Bridges: Interpretation of Field Measurements》和《桥梁健康监测海量数据分析与评估》两本专著。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 大学本科     2002.9~2006.6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 硕士研究生  2006.9~2008.10 东南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
  • 博士研究生  2008.10~2011.11 东南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 2011-11至2017-08 长沙理工大学 讲师,副教授
  • 2018-07至今           北京建筑大学 副教授,教授
  • 2016-02至2017-02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国家公派出国访问

研究方向 (Research Area)

  • 结构健康监测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
  • 基于监测数据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估
  • 钢桥疲劳监测与分析理论
  • 建筑遗产保护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社会兼职 (Academic Employment)

  • 2015年参与组建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青年委员会,并担任委员。
访问量: 开通时间 :2019-03-26 最后更新时间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