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Biography)

博士,研究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震与隔震减振、鉴定加固改造和震害评估、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抗震防灾规划和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设计等研究方向。现为住建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住建部防灾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副会长及全国隔震减震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住建部建筑维护加固与房地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2年师从抗震专家周锡元院士,开展国家“八五”攻关重大项目《砌体结构隔震减震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负责高烈度区首批国产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的现场设计和实施(四川西昌)。作为主要人员编写了第一部橡胶支座的产品标准(2000年颁布),大大推动了国产橡胶支座的产业化进程。作为主要编写人,编制了隔震减震技术应用全过程的系列标准,包括产品生产检测、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

作为主要结构负责人,完成了数百万平方米隔震建筑的设计、咨询及施工指导工作,包括成都凯德置地隔震项目(2008年,40万m2)、国内最高的唐山新文化广场(2013年,24万m2,最高塔楼120m),面积最大的隔震高层建筑群-燕郊天洋创新中心(2018年,100余万m2)。解决了复杂高层隔震技术应用难题,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行业内起到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中日政府合作项目JICA“建筑抗震技术人员培训”(2009-2013)的中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共同制定教材、人员选拔、国内授课、中日协调等。该项目派出赴日研修生300余人,国内培训10000余技术人员,覆盖了全国29个省、直辖市,并组织多次大型中日专家交流,该项目对于提高我国抗震技术人才水平,完善抗震防灾管理体系,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作为住建部专家组成员,参加汶川、雅安、尼泊尔和厄瓜多尔等国内外重大地震的震害应急评估。为国家灾后重建和对外援建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积极配合住建部实施调研,起草将由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及住建部隔震减震工程管理办法等。

主持或参加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编行业标准《建筑隔震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筑隔震柔性管道》,参编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10余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编著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北方交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1995年4月-2008年8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副室主任,高工

2008年9月-2016年11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防灾抗震技术中心暨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研究员

2016年3月兼任院副总工程师。

2016年12月至今,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 (Research Area)

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震与隔震减振、鉴定加固改造和震害评估、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抗震防灾规划和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设计等研究方向

社会兼职 (Academic Employment)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副会长

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住建部防灾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隔震减震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住建部建筑维护加固与房地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第一届国家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专家队成员

第二届国家震后房屋建筑安全评估专家队

民盟北京第十二届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

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震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加固与改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访问量: 开通时间 :2020-05-03 最后更新时间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