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职位:交通实验室主任

职称:中级实验师

邮箱:zhaopengfei@bucea.edu.cn

个人简介 (Biography)

赵鹏飞,男,1991年生,山东德州人,工学博士,中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交通与能源融合、城市停车资源优化、轨道交通行人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博士后基金、北京建筑大学培育项目——青椒计划项目等在内的纵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软著4项,编制标准规范1部。担任世界运输大会(WTC)韧性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学科韧性交通网络建模与优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维泽交通运输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会员、中国仿真学会会员、中国公路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等。担任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Transport Policy、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Frontier in Future Transportation、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期刊审稿人。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杨东援教育基金会提名奖1项等。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2017/09- 2020/07,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

(期间:2018/09-2019/09,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土木建筑工程与施工管理系,国际联合培养生)

2014/09- 2017/07,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硕士;

(期间:2015/10-2015/12,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信息学、系统和通信系,国际联合培养生)

2010/09- 2014/07,山东交通学院,土木与物流工程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23/09-至今,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级实验师;

2020/09-2023/09,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 (Research Area)

1. 交通与能源融合:交通领域是碳排放大户,其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对节能降碳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就是致力打造一个‘源-网-荷-储’一体化、人-车-路-能协同的绿色交通能源系统。基于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围绕“交通与能源”结合体,主要开展时空域交通流监测、用能负荷预测、能源设施选址与布局优化等研究工作;

2. 城市停车资源优化配置与智慧出行:“停车难”问题不仅导致时间、能源等的浪费,也影响道路功能发挥,还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围绕提高(共享机制下)停车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收益、评估节能减排效果及优化一体化出行(泊位分配+路径分配)等开展研究;

3. 轨道交通与行人仿真:结伴是枢纽内部行人行走时最常见的形式之一,由于结伴群组成员间一直保持聚合作用,导致行走速度和疏散效率严重下降。主要围绕轨道交通枢纽内部“结伴行人交通”的宏微观特性分析、仿真建模、设施布局优化、疏散效率提升开展工作。

方针:立德成器、积极进取;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团结协作、敢为人先。

宗旨:做人,做事,做学问!

精神:诚意正心!

欢迎有一定的数学计算机基础且对以上方向感兴趣的同学与我联系。

 

 

社会兼职 (Academic Employment)

访问量: 开通时间 :2020-10-26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