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Biography)

王随林,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学者,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工业余热利用与节能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制冷学会理事,北京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和组织外联部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理事,新疆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特聘专家等。北京市授予“北京学者王随林工作室标牌”,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团队学术导师。

研究领域:城市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减排,包括:建筑能源系统热过程;余热高效利用与节能;城市绿色用能与减排。承担和完成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等科研与人才项目四十余项,其中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含尘烟气高效深度余热回收设备防腐与结构优化技术”;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效紧凑防腐型烟气冷凝热能回收装置产业化”;宁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燃气锅炉降氮增效与消白关键技术与应用”;北京学者计划项目等。

科研成果:针对天然气锅炉/工业炉窑和电厂等排烟温度高、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破了低温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中小温差、小阻力、小体积下,协同防腐蚀与高效热回收的国际性难题,自主研发出防腐高效低温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在低温排烟冷凝余热深度利用的关键技术、设备/装备,以及余热清洁供热工程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大中型防腐高效低温烟气冷凝余热利用技术与应用的空白,为提升我国同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持。授权国际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研发的系列产品被列入国家质检总局第一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编入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11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余热利用最佳案例;主编了国内外首部建设行业产品标准《燃气锅炉烟气冷凝热能回收装置》;研发的石化炼厂加热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列入工信部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成果应用:在北京、新疆、山东、成都、黑龙江、辽宁、兰州等地的应用,实现了锅炉/工业炉窑排烟冷凝余热深度回收、梯级高效利用和友好排放,取得显著节能减排、节水环保等社会经济效益。

科技获奖: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填补了北京市属单位五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空白;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发明类,2012年);荣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2013年);荣获中国防腐蚀行业发明专利金奖(2012年);荣获华夏建设科技奖(2013年)。

相关网址:http://xww.bucea.edu.cn/tgx/154261.htm;   http://rsc.bucea.edu.cn/szdw/bjxz/127481.htm
http://rsc.bucea.edu.cn/szdw/bjswzzbgcjhjcrc/127782.htm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哈尔滨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本科,学士;

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现任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2015当选北京学者,北京市授予“北京学者王随林工作室标牌”,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团队学术导师。

2016年当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

研究方向 (Research Area)

城市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减排

1.建筑能源系统热过程;

2.余热高效利用与节能;

3.城市绿色用能与减排。

社会兼职 (Academic Employment)

兼中国制冷学会理事,北京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和组织外联部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理事,新疆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特聘专家等。

访问量: 开通时间 :2020-05-07 最后更新时间 :2020-05-08